美麗人間四月天,唯有讀書不可負。每年的4月23日,世界各國人不約而同地做著同樣一件事——讀書,共同享受閱讀帶來的幸福與快樂。
世界讀書日全稱“世界圖書與版權日”,又稱“世界圖書日”。初期的創意來自于國際出版商協會。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“世界圖書日”。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,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、文化、科學、思想大師們,保護知識產權。每年的這一天,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。
莎士比亞曾經說過:“生活里沒有書籍,就好像沒有陽光;智慧里沒有書籍,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?!?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,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,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。人的精神發育史,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;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。
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、文明古國,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、勤奮讀書的民族,如今,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學習型社會的時代任務,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營造一個書香濃郁的社會,閱讀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。崇尚讀書,會給民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,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,我們更應該不斷讀書學習,為民族的發展和振興不懈努力。